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
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文字/CAI Zhuoji名誉主席
在3年内,有19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并收集了154个现有文件为6个指标 -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终于得到了证实!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确定了对健康的定义:“不仅缺乏疾病和弱点,而且是个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完整性。”但是,没有给出精神健康的定义或标准,中国的心理健康标准和评估元素甚至更为空白。
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评估心理健康?尽管多年来中国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由于研究结论的强烈学术性质,缺乏简洁,公众愿意接受,符合社会发展且易于评估的意愿,因此并未被广泛使用。
在媒体报道中,类似的消息很普遍:一些学者说,中国的大部分人都有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说超过70%的中学生在精神上不健康。一些学者认为,实际情况还不错。这种矛盾的情况发生在正是因为中国目前缺乏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当然,该标准既不是疾病诊断的标准,也不是精英标准,而是适合公众的一般评估标准。
如今,心理健康对生活幸福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同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国家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社会的全面认可。在这两个主要背景下,作者的团队开始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
自2008年以来,中国心理健康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190多家行业专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调查和重复讨论,它终于制定了“中国心理健康标准”。它的意义在于为评估心理健康并在维持和促进公共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制定“中国心理健康标准”的过程始终遵守科学和严格的原则。首先,以“心理健康标准”为关键字,在中国国家知识网络上检索了154个文件,并找到了24个常用的定义,其中包括158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在专家反复讨论之后,形成了31个核心特征。然后,最初根据社会和个人层面形成14个标准。研究人员利用这14个标准的意见草案从全国各个省份在心理健康或心理学领域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的学者的意见,保留,合并,删除或修改结果,并最终提出6个中国精神健康标准标准和相应的评估元素。
设定的标准文本表达式简洁,易于理解和记忆,实用性且易于操作。标准的内容不仅符合大多数人的当前心理健康水平,还符合社会现实,并且适用于公众。同时,它还关注心理健康水平和标准之间的独立性,努力保持全面和合理,为进一步研究心理健康测量工具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中国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简短地表示为三个级别:
自我伤害(自我意识,生活学习能力,情感健康);
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和谐(角色功能,环境适应)。
具体而言,“中国心理健康标准”的详细条目和评估要素包括:
1.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自我意识)
评估元素:
(1)自我意识:了解自己,适当地评估自己,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尊和自信
(2)自我接受: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并接受自己
2。自学,独立的生活(生活和学习能力)
评估元素:
(1)学习能力:有能力从经验中学习并获得知识和技能
(2)生活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中大多数食物,衣物,住房和运输活动
(3)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使用获得的知识,能力或技能来解决共同问题
3。情绪稳定并具有安全感(情感健康)
评估元素:
(1)情绪稳定:能够保持基本的情绪稳定性
(2)积极情绪:情绪状态可以通过积极情绪作为主要重点来维持
(3)情绪控制:能够调节自己情绪的变化
(4)安全感: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等有一种基本的安全感,等等。
4。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评估元素:
(1)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基本的社交沟通技巧,能够处理和维持基本的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满意度:能够体验正常的情绪情绪并通过人际交往获得满意
(3)接受他人:能够接受他人和交流中的问题
5。角色函数的协调和统一(角色函数)
评估元素:
(1)角色功能:基本上能够履行社会要求的各种角色法规。
(2)心理学和行为与它们所在的环境一致
(3)心理学和行为与年龄和其他特征一致
(4)行为协调以在允许的社会规范范围内适当满足个人需求
6。适应环境并处理挫折(环境适应)
评估元素:
(1)与真实环境保持联系
(2)面对并接受现实并积极回应现实
(3)正确遇到困难和挫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0488ka.com/html/tiyuwenda/6298.html